图片 公孟子 战国初卫人。曾参弟子。《墨子·公孟》记有他与墨子问难之言论。强调“君子必古言服,然后仁”(《墨子·公孟》)。即言尧、舜、周公之言,服尧、舜、周公之服,就能达到仁。并认为“贫富寿夭,(错)然在天,不可损益”。又强调“君子必学”。提出“无鬼神”的观点,还反对墨子的节用、节葬等观点。清代学者有认为即公明高、公孟子高等说(见孙诒让《墨子间诂》)。 董无心 战国时人。无神论者。晚于墨子。自称儒家之徒,曾与墨子之徒缠子辩论有无鬼神,“缠子称墨家祐鬼神,是引秦穆公有明德,上帝赐之十九年”(见《论衡·福虚》),“董子难以尧舜不赐年,桀纣不夭死”(同上)。并指出:“子(指缠子)信鬼神,何异以踵解结,终无益也。”(同上)明确提出无鬼神,否定上帝之命。著作有《董子》一篇,已佚。王充《论衡·福虚》篇中保存有部分佚文。 禽滑釐 战国初魏人。姓禽名滑釐。“滑”亦作“骨”、“屈”。“釐”亦作“氂”。初受业于子夏,后学于墨子。尽传其学,与墨子并称于世,尤精于攻防城池之术。《墨子·公输》记载,他曾奉墨子之命率墨家弟子三百人,持守御器械在宋城上防备楚兵入侵,为墨子“止楚攻宋”的后盾。《墨子·备城门》以下十一篇都是墨子与禽子讨论攻守战术的记录。《列子·杨朱》记其与杨朱、孟孙阳辩论,以“兼爱”反对“为我”的言论。 田鸠 亦称“田俅子”。战国初齐人。墨子弟子。学墨子之术。曾活动于秦、楚等国,宣传墨家学说。主张将、相应起于基层,《韩非子·问田》记载,田鸠认为明将、贤相“无毛(一作屯)伯之试,州部之关,岂明主之备哉!”又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上》载,曾向楚王解释墨子“言多而不辩”的原因:“恐人怀其文,忘其用,直以文害用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著录《田俅子》三篇,早佚。 孟胜(?—约前381) 战国初人。墨子的学生,后为墨家巨子。曾为楚国阳城君守城。楚悼王死,阳城君参与旧贵族反对吴起,箭射吴起时,误中悼王尸体,遭肃王(悼王子)追究而出逃,封地被没收。孟胜为“行墨者之义”,以身殉职(见《吕氏春秋·上德》),从死者弟子一百八十三人。 相里氏 亦称“相里勤”、“相里子”。战国时人。后期墨学三派之一的代表人物。《韩非子·显学》:“自墨子之死也,有相里氏之墨,有相夫氏之墨,有邓陵氏之墨。”据《庄子·天下》记载,曾与其他后墨学派“俱诵《墨经》而倍谲不同,相谓别墨”。又《元和姓纂》引《韩非子》称其著书七篇,今本《韩非子》无此文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 |